“只争朝夕”,出自毛泽东《满江红·和郭沫若同志》一词:“多少事,从来急;天地转,光阴迫。一万年太久,只争朝夕!”再大的困难也不足畏惧,哪怕是一万年也要干下去,但是时不我待、刻不容缓,要从现在就开始争分夺秒。
只争朝夕,是奋发图强的进取。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。在先民们看来,昼夜交替、寒来暑往的自然规律,是上天永不止息的刚健之德的生动体现。君子处世也应该效法天道,不断充实和强健一己身心,尽力应事接物,修齐治平,毫不懈怠地奋斗一生。这种积极进取、刚健有为的精神气质,就是成就人、成就事业的根本。
只争朝夕,亦是时不我待的紧迫。“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”。在对天地万物的观察中,在四时的流转往还里,人们认识到时间永恒运转,流逝从来无情。“劝君莫惜金缕衣,劝君惜取少年时”,“及时当勉励,岁月不待人”,“莫等闲,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”,一句句古语谆谆叮嘱人们要惜时奋斗。废寝忘食、手不释卷、闻鸡起舞、悬梁刺股、凿壁偷光、囊萤映雪、负薪挂角、焚膏继晷、目不窥园、划粥断齑……每个成语典故的背后,都是一个个勤学苦读的故事。多少有志之士,即便身处寒门之中,依旧朝乾夕惕、勤奋向学。他们深深懂得一曝十寒的危害,也明白“为山九仞,功亏一篑”的道理,因此在任何时候都能“坚其志,苦其心,劳其力”,努力朝自己的目标前进。
五代十国时期,吴越王钱镠辖两浙“一军十三州”之地,实行“保境安民、筑捍海塘、疏浚西湖、发展农桑”之策,使得吴越国百姓得以安居乐业,免受战乱侵扰。钱镠勤于政事,司马光在《资治通鉴》中记载:“镠自少在军中,夜未尝寐,倦极则就圆木小枕,或枕大铃,寐熟辄欹而寤,名曰‘警枕’。”钱镠睡觉时用一个圆木做成的警枕,上面系有几只铃铛,只要一翻身,枕头滚落一旁,铃铛响起来,他就起身继续处理政务和军务。
与钱镠一样,在编写《资治通鉴》的过程中,司马光亦以警枕来警醒自己别浪费光阴。参与《资治通鉴》编纂的史学家范祖禹在《司马温公布衾铭记》中如此描述他的日常生活:“以圆木为警枕,小睡则枕转而觉,乃起读书。”在司马光住的地方,除了书本,只有“一室萧然”。为了赶写书稿,他日日秉烛到深夜,睡觉也只用警枕,转身则枕动,便起身继续伏案。
时光不肯轻易垂青成功,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,无不是在与时间的赛跑中把握机遇、不懈奋斗的结晶。“自强不息”“朝乾夕惕”“只争朝夕”,是中华文化给所有奋进者的箴言,提醒人们珍重每一天、抓紧每一时。
新中国成立后,各项事业百废待兴。为打破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,中国共产党排除万难,坚决推动“两弹一星”工程。1964年10月16日,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;1967年6月17日,第一颗氢弹……从1959年决定独立自主研制原子弹,到第一颗原子弹爆炸,仅用了5年时间;从突破原子弹到突破氢弹,美国用时7年3个月,苏联为6年3个月,英国为4年7个月,法国为8年6个月,而当时国力相对最弱、条件最艰苦的中国,只用了2年8个月。
耀眼的成就背后,是数载春秋的夜以继日、焚膏继晷。无数科研工作者隐姓埋名,远离家人,奋斗在茫茫无际的戈壁荒原,扎根在人烟稀少的深山峡谷。他们不记得多少次因为过度劳累与死神擦肩而过,多少天站在苦寒高原的试验场上,吃着夹杂沙子的馒头、喝着苦碱水,也不知道有多少个夜晚独自翻看亲人的照片……如铁的雄关、如铁的征程,终究会在如铁的意志、如铁的精神面前变成坦途。
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,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。新时代十年,我们高扬奋斗的旗帜跟时间赛跑: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,经济总量从54万亿元增长到114万亿元,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第34位升至第11位,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、社会保障体系、医疗卫生体系……各行各业所展现的强大奋斗精神,生动诠释着什么是中国速度、中国力量。
“一万年太久,只争朝夕”,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时间的紧迫感、对使命的紧迫感。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。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接力棒,历史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。这是一场久久为功的远征,“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”,看准了的事情就要持续不断干下去,锲而不舍抓下去;这也是时时刻刻的冲刺,“时间不等人!历史不等人”,每个人都要奋力跑好属于自己这一棒。自强不息、拼搏奋斗、勉力敬事,这是贯穿于中国发展过程的精神气质,更是中国赢得未来的重要保证。